伊藤守繼「我是一個很好的人」之後,又推出了許多的好書,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便是這兩本很可愛的小書,
分別叫做「找自己」跟「做自己」。
其實這兩本書的架構跟我們一般在坊間看到的心靈勵志或是潛能開發的書籍很雷同,
因此,安赫爾在閱讀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驚喜,非常流暢的就將兩本書給唸完了。
風格還是不改伊藤老師這種有些偏激的口吻,有許多最高級或是全盤否認的這種詞彙在其中啊!
雖然書中可愛的插圖總是在唸完一篇後做了總整理,只是,
有時候真的不大懂插圖中的那些話是什麼意思,所以常常會造成「這跟這篇文章有關係嗎?」的想法。
兩本書討論的主題有些不同,
一本是「找」自己,另一則是「做」自己。
當然在一般的想法裡,我們理當先找到自己,爾後我們才能好好做自己。
這樣的觀點正是現在坊間許多勵志或是心理開發的書籍在強調的。
然而,這個法則卻被許多人拿來當成藉口:
「阿,就還沒找到啊」 「這種事情急不得啦」 「我其實還不曉得自己要的是什麼」
但是,總而言之一句話,
那就是:
我們從來沒有真正靜下心來,複習我們的過往,
整理出屬於自己的一本回憶錄,藉此來找出,自己,接下來下一步應該有的樣子。
許多人往往在失戀或是遇到一個挫折後,就讓它過去了,
「因為時間,會沖淡一切啊!」
是啊,這還用說嗎?
然而,時間的功用並不是讓你去「忘記」這一切,
而是要你「謹記並且反省」這一切,
「可是我有錯嗎?」
或許,表面上看起來都沒錯,
然而我們應該在一個寧靜的時候,獨自坐在一個舒服的地方,
闔上雙眼,或是盯著一朵雲看,
回想著這個戀情中,對方的反應,以及彼此的互動為何。
工作也是這樣。
生命中,工作、家人、情人、朋友,或許大家最容易換來換去的,
不就是工作跟情人嗎?
那為什麼不願意為這兩件事情多花點心思來預備呢?
一個要陪伴你的今生,另一個要讓你獲得財富,
豈能說「靠緣分」?
我寧願「靠自己」吧
『不過在設定一大堆條件後,朋友建議我只要祈禱「當下最適合我」的就可以了。』
這句話出自「向宇宙下訂單」。
我赫然了解,條件設的再多,「計畫趕不上變化」,
哪怕只是其中一個小細節自己不愛,
這個看似完美的人事物又要被我打出界外。
「是你太挑了」
是啊,我不得不承認,我很挑。
但是,
你,
有曾經「用心的」挑選過,適合你的人事物嗎?
「當然有啊」
那,你有「用心」嗎?
「廢話,這還用說」
那當你失敗後,你願意承受而不難過嗎?
「............」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需要真的在乎他人的眼光,
而是應該回歸本心,追求真己。
不過在「找自己」ㄧ書中,裡面說我們並沒有「真正」的自己,而是一個「涵蓋」一切的自己,
並且不需要太在乎他人眼光,因為能夠經歷生活中點滴的我們,就是最完美的人。
除了對「自己」有著詳盡的解釋外,「過生活、想法」等,也都是這本書會談到的內容。
而第二本「做自己」則偏重於如何「過」自己的生活,以及一些價值觀相關的問題。
藉由對這些問題的討論,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要靜下來問問自己的真心,
或者是說潛意識,「這真的是我要的嗎?如果不是,是什麼??」
自己,是最親近的人,
自己,是我們來到這人世間最需要我們的人,
自己,他其實很希望我們好好愛他們、珍惜他們,
無論是找自己或是做自己,都別忘了要好好「愛自己」,無論是生理或是心理上的。
安赫爾謝謝你的閱讀,
閱讀找出自己,閱讀活出自己,
自己,別忘了,是個美麗的個體,
只要我們靜下心來去珍惜、去對話就更容易去發現那蘊藏在我們身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