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萬物都沒變,變的是我自己,因為我變了,所以萬事萬物也變了。」~ 普魯斯特
命運並不會隨著我們的抱怨而改變,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改變了,才能創造出更多的機會。
改變,的確要從自己做起。畢竟俗話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
書中一共分為五個部份,
內容主要是舉例說明一些特質的重要性,
例如:智慧是在知識不斷的融合分化後所淬煉出來的,如何使用洞察力找出機會,臨危不亂以及機智是如何為自己製造成功的,
凡事都要能夠以不同的角度來觀看才不會落入死胡同......等觀念。
先前在圖書館就有看過這本書了,
而這次終於好不容易騰出時間看了它。
封面是很幽靜且神秘的紫色,使我每次看到時,心中總是油然而生一股靜謐。
簡單瀏覽了目錄之後,並不覺得有哪裡特別,心裡只是當作一般的勵志書及來看。
然而,細細品讀,我發現其實這本書就猶如他的配色一樣舒服,
文章的書寫流暢,口氣溫和卻堅定,
於是,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唸完了這本令人喜愛的書。
很多時候你要靠孤獨來看清你自己,因此你要珍惜寂寞的時候。
說說我這次的分手吧。
這次的分手,安赫其實覺得自己錯的少,對方的錯比較多,身旁的朋友並不反駁這點。
然而,看完這本書,我才赫然發現,這場戀愛中,我們沒有成長,
因為,
我總是在等他起步,
才要開始走。
如此一來,這種依賴性,便猶如枷鎖一般將我困在原地,動彈不得。
其實,這場愛情談到一半時,
我就該宣告失敗並且放棄。
不過我並不後悔自己的堅持,
畢竟,
人生是會有不完美的,
只有當我們可以接受這些不完美時,
我們才能慢慢了解自己,才能真正針對自己的不足做補足。
但是,
知道了自己的不完美後,就要拿出我們的行動力,好好發揮自己的優點,
並且學會如何擅用自己的不足使其變為我們的助力。
這也是書中特別強調的能力,
個人亦認為在我們的生命中這的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天生我材必有用。
這是毫無疑問的,
如果現階段的你會覺得自己似乎一無是處,四處去走走吧,
去感受生命中美的事物,
風景也好,
小東西也好,
性愛也好,
食物也好,
什麼都好,
當你放開心胸接納一切時,
所有的事情將變的美好。
這是真的。
堅定自己的信念,
耳根子要硬一點,
不要動不動就被人影響,
這是安赫的小缺點,很多時候因為別人的話,我就動搖了,
總是不自己去求證,而憑別人的話語來做決定,
這真的很不明理,卻也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在社會中,許多人將自己的判斷能力交給了媒體,
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
完全沒有把自己的理智放進去,
一味的任憑媒體的擺佈。
世界,我想也累了,人心,也是有些累了。
有時候其實想想,要做上帝還不如做自己,
「做自己,最輕鬆」
這句耳熟能詳的台詞不知已經陪伴我們多久了,
然而在台灣社會中,真正去實行的又有多少?
實行之後能夠「檢討」自己「失敗」或研究「如何」得到「成功」的又有多少?
非得要那些名人才能出傳嗎?
非得要家財萬貫的人才有辦法做這些事嗎?
我們呢?
我們的力量,有那麼小嗎?
我們對自己要有自信,
對別人當然也要有信心,
要知道,信任是能使人發揮潛能的。
引用一句美國心理學家的話:
「大部分的人,一生只發揮了一半到的才能,其他潛能在不知不覺中退化了,
但是鼓勵與讚美可以把人的能力發揮出來;批評則會使人的能力枯萎。」
當我們被鼓勵或讚美時(真心的讚美!),
我們會發現自己充滿能量,並且迫不及待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出來,
證明自己是很優秀的。
只是當我們不能達到時,也不必太沮喪。有盡力就好了。
書中的內容淺顯易懂,而且許多故事都非常的有趣並且溫馨。
有空的話不妨借來看看,
是可以找回遺失已久的能力唷!
謝謝您的閱讀,安赫爾與您一起閱讀生活:)